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给力!《赣南日报》头版头条,点赞于都脱贫攻坚经验做法……

    信息发布者:hongxina
    2018-12-17 18:09:39    来源:于都发布   转载

    12月16日,《赣南日报》头版头条刊发了《发展脱贫产业与壮大集体经济相融合  于都禾溪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有奔头》一稿,浓墨重彩地报道了我县岭背镇立足长远,探索创新,按照“远近结合”“集体个人结合”发展扶贫产业的要求,推行多种模式,将发展脱贫产业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相融合,让贫困户脱贫致富有保障,实现了战略“双赢”的经验做法。

    全  如 


    发展脱贫产业与壮大集体经济相融合

    于都禾溪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有奔头


    “自从入股村里的肉鸡养殖基地后,除了能按股金分红,我还可以在家门口上班了,每天工资100元钱,又能照顾残疾的儿子。”12月6日,记者在于都县岭背镇禾溪村采访,遇到刚从该村肉鸡养殖基地务工回家的贫困户谢文英,她说这话时,脸上挂满笑容




    岭背镇禾溪村是“十三五”贫困村,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16户500人,占全村人口的六分之一。禾溪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忠告诉记者,像镇里其他村一样,2017年9月,依托江西栖岭农牧有限公司带动,村里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,按照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贫困户+致富能人”的模式,链接带动全村1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现金入股(每股1000元,共入274股)合作社发展肉鸡产业,当年出笼5万羽,平均每户贫困户获得近2000元的产业分红。



    今年,合作社预计可以为每户贫困户发放2450元的产业分红。今年7月,该村又成立村集体股份合作社,按照“龙头企业+村集体合作社+帮扶单位+贫困户”的模式,利益按4∶4∶2的比例分配,即40%收益归村集体,40%收益分配给贫困户,20%收益分配给失能弱能兜底保障人员。目前,新建肉鸡大棚总面积已经达到6000平方米,当年出栏肉鸡可达到21万羽,按照与江西栖岭农牧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,当年净利可达23万元。

    陪同记者一同前往该村的镇党委副书记谢慧介绍说,2016年3月,岭背镇引进江西栖岭农牧有限公司,按照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贫困户+致富能人”的模式,带领农户建设家庭合作农场,发展肉鸡养殖产业。


    该公司提供从搭棚到养殖、防疫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。资金方面,农户只需支付鸡棚建设的费用,鸡苗、饲料、疫苗等支出由公司垫付并统一提供;技术上,公司安排技术人员上门指导,保证平均上市率在95%以上;销售上,公司按合同价统一回收。至今年11月,全镇26个村均已成立合作社,入股贫困户2800户,入股率达100%。今年7月开始,该镇在禾溪村又按照“龙头企业+村集体合作社+帮扶单位+贫困户”的模式进行试点。截至12月5日,养殖肉鸡24万羽,已经出栏20万羽,年产值达48万元。


    禾溪村发展产业两种模式投入运行后,由于效益叠加,不仅实现户户可增收,更解决了可持续性增收的问题,极大地激发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,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踊跃入股,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并稳定增收。“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赚钱,让我们脱贫致富有了奔头。”采访中,该村许多贫困户都这样说。

    采访后记

    提升村级集体扶贫带贫能力

    于都县岭背镇在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过程中,立足长远,探索创新,按照“远近结合”“集体个人结合”发展扶贫产业的要求,推行多种模式,将发展脱贫产业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相融合,多措并举,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、提升了村级集体扶贫带贫能力,又促进了脱贫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,让贫困户脱贫致富有保障,实现了战略“双赢”。


    采访中,该镇党委书记王曲生告诉记者,近年来,该镇不断探索产业扶贫的新路子,2016年引进江西栖岭龙头企业,率先在录田村试点肉鸡养殖。目前,该产业已在全镇26个村全面铺开,规模500万羽,年产值达1.2亿元,实现了村村有产业的发展目标。今年7月,在确保原来26个村产业正常运转的基础上,在禾溪村试点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,由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养殖肉鸡,目前成效已经显现。禾溪村在村“两委”的带领下,在脱贫攻坚工作队员的共同努力下,通过推进多种模式发展产业帮助贫困群众保持收入稳定,实现脱贫致富可持续;同时也培育壮大了村集体经济,确保贫困群众生活得到保障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得到巩固,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,也为该镇其他贫困村提升脱贫攻坚水平提供了借鉴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